24小時服務熱線

13428984217

技術支持
爲打造國際知名的專業系統服務品牌而持續努力
協作技術推動教育革命
發布日期:2016-08-01

  教育是目前專業AV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垂直行業,一方面國家對教育大力投入,一方面新型的教學模式催生了學校對現代化技術手段的需求。其中現在流行的協作技術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改善教學方法和工作流程,推動了互動、主動、探究式教學的實現。正如台達電子教育協作解決方案事業處大中華區業務總監蔡其金所言:“教育協作的終極目標就是改善現有的教學習慣,使學習成爲一種樂趣,使教學實現無空間、無國界的資源共享。”

理解教育協作技術

  在互聯+、智慧教室、慕課等大背景下,教育技術進入協作時代成爲一種必然。快思聰亞洲中國區業務拓展經理龐新海指出,過去,以硬件爲主的應用模式相對簡單粗放,現在隨着客戶需求越來越刁鑽,市場進入精耕細作時期,大家開始挖掘軟硬件獨特的功能並結合到自己的方案中去,通過功能的組合發揮出更高功效,教室協作也由此慢慢發展演化而來。到現在協作已經成爲系統不可或缺的部分,所有廠商和業者都高度重視。

  從應用角度來理解,教育協作系統涵盖:本地教學的協作系統,即教學的最小單元——教室應用,教室內部所有設備通過網絡、自動化連接到一起實現協作。再往上就是校內協作系統,例如錄播、教室預定等,錄播表面看是教室內應用,但一般也會和外部相連。範圍更廣的是校際間合作,比如遠程教學和多重互動課堂,是校際間的互動協作系統。範圍越大,複雜程度就會越高,首先會它會依賴小系統,同時要在小系統基礎上構建更複雜的應用。

  從功能和技術角度理解,教育協作又包括:IT軟件平台,這部分在過去很多時候都是

  集成商在做,隨着廠商的介入和系統複雜性的提高,將來也會經曆洗牌。另外一方面是傳統的硬件支撐,其中既有IT硬件,也有音視頻硬件。只有將軟件和硬件完美結合,才能打造高效的教室以及校園的協作系統。

設計高效實用教室協作系統

  電子白板系統、投影交互系統、LED多媒體影音輔助交學播放系統、無紙教學等是目前常見的協作系統。

  “協作技術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從百元消費級至幾萬元專業級都有。消費級一般包括電子白板、帶安卓系統的U盤和投影內置的多平台四分屏的屏幕鏡像。專業級不僅要有同屏,支持高清,還要提供雲服務,如網絡會議和多個平台的文件共享,並能在線歸档講座記錄和實時的流媒體。協作系統應能讓教師提供安全的訪問給內容和APP,最常應用的是,在課堂上通過QR二維掃碼,學生就可以立即下載演講內容進行研究、分享,並能通過在線視頻會議和教師互動來拓展學習機會。”安瑪思公司高級售前工程師孫明介紹道。

  “協作教學模式俗稱小隊教學,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全新教學方法。由教師、實習教師和教學輔助人員組成教學小隊 (teaching team)集體研究並編訂教學工作計劃;學生則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學習他們的研究材料,包括閱讀、寫作、說話、傾聽和反饋。”孫明談到教育協作具體應用時表示,“在多媒體互動教學系統中,主要通過壓縮教師教學現場的視頻、音頻流結合同步浏覽課件命令,形成教學資源流,利用網絡實時傳送到遠端學生的電腦上,學生可以及時通過舉手提問、共享教師端程序、文字交流等方式實現遠程互動教學。互動教學系統可運行在Internet、衛星網、校園網、局域網,提供文字、音視頻、課件、電子白板、互動廣播教學的平台。互動教學系統采用軟件即服務思想,使虛擬現實中的教室打破時空限制,讓異地師生通過音視頻實時交互,如同置身于同一課堂之中。多媒體教室系統,一般會由多媒體計算機、液晶投影機、數字視頻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統、投影屏幕、音響設備等多種現代教學設備組成,還有燈光窗簾等環境控制。主要采用基于中央控制系統集成的方法,把整個多媒體演示教室的設備操作集成在一個平台上完成,相比多媒體互動教學系統,偏‘硬’;隨着設備的日益IT化,也會充分使用‘+互聯網’技術。”

  根據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工作流,我們還可以再細分成三種設計思路:講師中心、講師中心與學生互動,以及學生中心。

  講師中心:這種方式提供了一些可以自己獲取的選項。軟件選項可以讓使用者鏡像他們的設備到中央計算機。講師只需要購買軟件使用權, 將主機軟件安裝在學校教室的PC或他們自己的個人笔記本上。一旦啓動,軟件將允許講師使用教室Wi-Fi,無線演示自己設備上的內容。這是針對基礎的無線演示很好的低成本解決方案,不需要堅持整個房間的AV系統。

  講師中心及學生互動:這種方法拓展到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個人設備浏覽和參與到教學課程中。 這個解決方案經常需要一些技術更新來有效實施,但是並不需要教室的整體更新。針對此,克萊默的VIA和Mersive Solstice等技術提供了工作流驅動協作技術選擇的完美實例。這類解決方案讓學生和講師連接到中心設備來分享和協作內容。這將傳統課堂變成一個開放討論區。無論使用內置Wi-Fi設備,或企業Wi-Fi,課堂都增加了更多的交互性,給講師更多的關于教學效果的反饋。

  學生中心:在這種情境下,傳統教室的藩篱都被打破,構建出一個真正圓桌式協作環境,是主動學習的教室情境,激發學生投入于自己正在學習的內容當中去。無線協作技術與IP視頻流媒體管理的使用,將實現更高效的主動學習環境。這種新型的主動學習環境會在每個學習小組桌面采用無線協作設備。學生小組通過他們的個人設備一起工作。每個無線設備的畫面都會有講師通過IP網絡監控和管理。網絡成爲矩陣切換、流媒體平台和控制系統。講師能夠使用平板設備路由和管理來自每個無線設備。通過使用強大網絡上無線協作技術,主動學習教室可以發展形成,並提高效率和用戶工作流,並最終降低成本。

  大數據也是現今教育協作的關鍵技術,龐新海指出,不管解決方案如何,數據整合、存儲、挖掘,最後到綜合性展現和管理必不可缺。基于IT的系統後台,也必須是完善的IT、音視頻和控制結合的解決方案,因爲客戶希望系統是融合而不是獨立的,一個電腦或者兩個電腦就可以管全校所有的系統。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打通這些孤島類的應用,做好最後一米的事情,這是協作的基礎。

  “打造一個高效的教育協作系統還需要考慮:穩定可靠的網絡基礎建設,比如足夠的連接帶寬;強大的雲服務對網絡會議和文件共享的保障;低廉的服務費用(高質量的音視頻在線傳輸和共享能對所有平台相同,如基于蘋果的平台封閉性強,會產生費用;安卓平台國外暢通無阻,國內要修改Root權限);協作硬件即插即用,如用USB接攝像頭和DSP混音設備即可召開高清視頻會議。”孫明補充道。

以用戶需求爲本

  並非所有的教室環境都需要最新和最好的技術來實現全面的功能。所以,當試圖圍繞市場上最佳技術設計一個系統的時候,先後退一步,圍繞實際用戶需求設計解決方案,因爲最終定義系統成功的是:終端用戶。我們需要看到,即便都是教育應用,從幼兒教育到高等院校,再到專業培訓,需求也不盡相同。

  據龐新海介紹,幼兒教育對于互動特別關注,相對而言,設備是否高端、音視頻的質量高低是其次。K12即普教,最大特點就是標准化教學,對于智慧教室、互聯網的大量部署應用是非常重視的。除了平台部署以外,綜合管理也非常重要。

  “交互式電子白板和超短焦投影機正在成爲普教課堂的標准配置,加上跨平台的屏幕鏡像無線硬件消費化,原本較簡單的中控集成這些硬件就可以在有限的預算內實現AV控制加協作的功能。由于每個教室設備設置並不複雜,很多的協作功能,主要通過的電子白板和無線同屏軟件就可以實現。”孫明指出。

  蔡其金認爲由于教學資源的不同,普教系統在規劃及設計上,通常會由上級單位統一分配,統一采購,所以需求相對保守、傳統,在使用上也比較混亂,技術對教學的幫助上較難完全符合實際的應用層面需求。相對來說,高校及一些技術學院,資源較爲自由,爲了爭取好的生源,在教學上積極開創更先進、更符合課堂教學需要的應用,會大膽采用新的技術和方案,所以在協作系統需求方面層次更高,更靈活,師、生互動性更強……

  高校的信號源選擇跟多,需要專業級AV信號傳輸,如在醫學院在線教學,需要的是高清甚至4K的無延時圖像;未來的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也對音視頻提出更高要求。孫明在談及高校應用的專業性時表示,多媒體教室除了協作教學外,又要兼顧會議系統功能,那麽PTZ攝像頭、擴聲系統和廣播系統相關的設備都會有所增加。設備的複雜性需要一個基于C/S的平台對高教所有的AV資產管理和調度。

  高校協作應用相對複雜,因環境以及教室的多樣性會更注重物聯網和多媒體應用,對校園綜合管理能力、遠程以及所有設備協同聯動要求比較高。龐新海就此舉了一個實例:“我們在做校園節能的時候發現,僅在某些教室做節能,按照人員使用分區進行開關燈還不夠,必須和實際使用相結合。例如,不能把開放的自習教室當作普通的教學教室來管理,我們需要設定一個阈值,當自習教室達到一定的人數,如60%或80%坐滿,就會自動開放下一個教室,這樣才會更節能高效。”

  職業教育、專有領域的教育(如MBA、醫療或其他行業的培訓機構),側重點更不一樣,龐新海指出,例如我們看到的中外合資的商學院,會特別注重資源管理平台、資源管理與節能,同時對于翻轉課堂的要求比較高,這一類更多是互動性的,而這與幼兒的互動又有所不同。醫療培訓機構有大量的遠程手術示教,對于遠程示教和翻轉課堂的要求非常高。

  “所謂真正地理解用戶需求,就是了解其業務開展過程中有哪些難點和痛點。需要和業務層面做比較深的溝通,實現技術和業務層面的雙向滲透。舉個例子,我們在做醫教行業應用時,原以爲最重要的可靠性,但是當我們和客戶深入溝通後,發現並不是這樣,他們需要的首先是防水,因爲所有醫教過程都需要消毒,所以設備首先要防水。很多時候,協作、自動化是相對的,系統太過自動,使用者會感覺被控制,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要讓使用者察覺不到系統的存在,全身投入自身業務。”龐新海補充道。

快速發展的教育協作市場

  教育領域對協作技術的渴求,引發市場追捧,廠家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解決方案。蔡其金指出市場上的協作系統非常多元化,可謂百家爭鳴,但還沒有一家可以完全滿足教育應用。高端、中端、低端现有產品層出不窮,讓教育采購人員眼花瞭亂。長遠來看,隨着國內教育系統逐漸完善,在國家教育政策方針引導下,整體方向是發展更簡單的操作系統、更強的多操作系統、移動設備整合、無空間限制,教學資源整合,加入3D、VR、AR等多樣化應用。台達電子教育事業方案解決處,在全球教育領先國家都有專門的研究單位,可謂走在業界的研究前端,集各國先進教育理念,整合科技與教育的矛盾和人性需求,設計方案,在美國、意大利、德國、台灣等地獲得很大的成功,能夠吸引學生在課堂上專心學習。我們的獨特之處就是:不是在賣一個設備給學校,而是要用科技去改善現有的教育環境,創新教學思維,使廣大學子在課堂上友善用腦,加強學生和老師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校和學校(國內外)的互動,未來課堂不一定在學校,教師可以在任何地方對學生上課。任何資源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分享到課堂。

  龐新海也認爲雖然中國在教育協作方面起步不算早,一直在追歐美的趨勢,但是我們國內教育市場體量非常龐大,發展快速,相關基礎技術也在突飛猛進,現在我們所有在推的教育類解決方案都會重點增加協作這一塊。快思聰在很多區域的第一個項目都是基于教育的,我們有很多的案例典型和解決方案,在平台化的經驗和穩定性上,有很大優勢。我們一直堅持開放協議,好處就是既能兼容更多的設備,更頂層的設備軟件對我們的接入也很方便。讓很多客戶以爲是設想的東西,在我們這個架構上能夠輕松實現。另外一個是可定制性,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都可以成爲第三方集成的完美工具,例如過去像霍尼韋爾、江森自控這樣的企業和我們不是一個行業,現在我們已經打通了其中的壁壘。






內容來源:InfoAV China
更多專業資訊請訪問:www.美音美言.com  www.mayeen.com

友情链接:上海北四特自控阀门 | 山西华欣米润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官网 | 巴彦淖尔市双妙食品有限公司 | 哈尔滨晶华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 | 山东德宁装备有限公司 | 清远华能制药 | 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温州市华一机电有限公司 | 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荣胜德新能源研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