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器基礎:深度解析DAW中虛擬混音台 背後的具體細節(上)
發布日期:2015-06-15
台子、控制台、混音器…隨你怎麽稱呼它。傳統混音控制台的設計基本上象征着整個錄音的過程。混音台是錄音和混音環境的中心;不同的聲音信號彙聚到帶有推子和旋钮的混音台中,讓錄音工程師能進行前所未有的控制。

總的來講,硬件混音台就是一個帶有旋钮和推子,用來平衡和混合不同聲音的巨型控制面板,我們DAW上的混音器與之相比其實大同小異。雖然初次碰見會讓人生畏,但它其實很容易被分解:垂直的一列,被稱作通道條,經過多次的克隆——想象一下,24通道的台子就是同樣的通道條複制了24次。有的混音器配備了直接進入“通道條”的內建EQ、壓縮等。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解釋這個詞的原始定義:混音器上的通道條。 每個通道條會有一個輸入信號,同時也有自己的輸入增益、音量推子、聲像盤以及用于獨奏和靜音的按钮。這些通道隨後會進入Master通道。在那裏,所有的信號整合起來,並輸出到音頻接口上。這樣,你就可以在監聽音箱或耳機中聽到了。 在模擬聲源和外部設備的硬件世界中,你需要將大量的外部信號集合到一起,進行混合,建立路徑,加入外部延遲或混響單元,然後錄制成最終的混音。印制(錄音)到磁帶這類帶有噪聲的媒介上,還需要信號足夠得響亮,高于磁帶的噪聲,而如果太大聲,又會引起失真。 當我們只在數字領域工作時,還有誰會在乎這些東西呢?你至少需要理解,DAW的混音器與這種“多推子到輸出”的概念有相似之處,原因是:這是將所有東西整合、處理、混合在一起最直觀的方式。如果你不知道輸出端的輸入來自哪裏,或需要理解推子前和推子後的差異,或想要建立串聯和並聯的路徑,那麽你就來對地方了。讓我們開始吧!
通道解析 當你在DAW的編配頁面創建新軌道時(無論是單聲道或立體聲),DAW的主混音器部分會出現一個相關聯的通道條——思路是,軌道中裝着音頻,它的信號會流過通道,在這裏可以對信號做一些改變(注意,“軌道”和“通道”實際上會經常互換使用,雖然技術上來說,它們並非同樣的東西)。當你在項目中增加更多聲音時,軌道數會增加,混音器中的通道條也會增加,不過,你只需要理解軟件混音器中一條通道條的工作原理即可。MIDI軌道與音頻軌道的工作原理大體上是一致的。 如果你要將外部聲音注入到計算機中,從輸入階段開始探索是個好主意。外部聲音——外部設備——話筒、合成器、吉它DI、MIDI設備等——必須先連接到你音頻(或MIDI)接口的輸入端上,這些輸入會分配到DAW的虛擬輸入上。一旦激活“輸入監聽”按钮,就能聽到外部信號;開啓“錄音准備”功能,就能錄制到軌道上。
電平 使用音量推子可以設置每個通道的電平——它就是位于通道條中十分顯眼的垂直滑動條。在物理世界中,你可以抓住它上下推動,但在虛擬世界,你需要點擊並拖動(或使用滑鼠滾輪)來提升或降低軌道的音量。如果你想保持幾個通道條推子之間的相對平衡,可以使用“通道鏈接”功能鎖定參數,這樣就能同時改變選中的通道了。可以參看下面關于該技術的具體講解。

逐步講解:如何在Cubase 7的混音控制台中鏈接多條通道 這裏,我們有三條通過Cubase 7混音控制台播放的音頻軌道。每條軌道都沒有發生削波,但它們彙整到最終的立體聲輸出(最右邊的通道)上會發生過載。不過,它們之間的混音平衡是完美的,所以我們想同時拉低它們的音量,保持相對的電平平衡。 雖然,我們可以手動輸入dB值,但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按住“Shift”,輪流點擊這三個通道條,一起選中。然後“點擊右鍵”,選擇“鏈接選中的通道”。在出現的控制鏈接設置中勾選音量選框——這樣即可將三個軌道的音量推子鏈接到一起。 現在,當我們拉低軌道1的推子,所有三個鏈接的推子都會一起移動。將它們同時拉低大約-15dB,保持相互間的比例。這裏我們只鏈接了音量,但很多DAW會讓選中的通道鏈接其他的混音器設置、參數或輸入!查看DAW的操作手冊了解更多。
通道條 圖形顯示框提供了每條通道輸出音量的圖示。它是以分貝(或dB)——一個表示信號電平的音頻測量單位——進行測量的。模擬世界的分貝刻度是dBU,如果硬件混音台中模擬信號的峰值略微超過0dBU,並不是造成太大的問題——它會制造一點輕微的飽和失真。數字環境使用的單位是dBFS(0dBU大約是-16dBFS),“FS”代表“Full Scale(全刻度)”,所以0dBFS就是DAW數字信號在發生尖銳和不悅耳削波前所能達到的絕對上限了。 電平圖表的信號通常會在綠色範圍內跳動,代表信號是良好的,不過一旦達到了0dBFS的限制,就會變爲危險的紅色。不用太慌張,因爲現代的32位(甚至是64位)浮點運算能愉快地處理每個單獨軌道的數字“過載”。即便這樣,因爲數字環境的本底噪聲極低,所以你完全可以將軌道設置在較爲溫和的電平位置,轉而去調大監聽或放大器。 Master輸出是最終的通道,有時候也被稱爲“二次總線”或“混音總線”。它將所有通道整合(即Sum)到一條立體聲通道中。我們之前說到過,在單個混音通道中超過0dBFS的削波是可以被處理的,但並不是在Master通道裏。在最終的輸出信號上發生過載會導致破壞性削波,所以最好將它保持在綠色範圍中。我們會保持Master輸出電平在-6dBFS之下,以確保安全——到母帶處理階段,你可以再用限制器來拉升電平。
信號路徑、路由和編組 大多數混音器可以根據實際或創意需求進行信號路徑的搭建和阻礙。每個通道條都有聲像控制,可以將聲音“擺放”在左右揚聲器之間,在(虛擬)聲音舞台上複刻樂器的位置。 爲了實現這點,每個通道的輸出都被劃分爲“左右”兩個輸出。如果將聲像控制完全設置到左邊,右邊的增益就會減少,左邊的輸出就會提升一定的量,以此來補償整體電平的下降(通常是+3dB)。這意味着,立體聲並不是真正在立體聲聲場中移動,所以,如果你想要真正“重新定位”立體聲,而不是調低一邊,就必須用上外部插件(比如,Logic的Directional Mixer)。

虛擬混音器的信號流實際上跟物理混音台的是一樣的,但它可以進行定制。
插入 插入槽允許你在通道信號流的某一位置放置插件效果,改變音頻的特性。當位于推子前時,效果會在信號路徑的通道音量推子前作用,所以電平改變不會影響到插入裝置的效果。這是最常用的插入類型,適用于電平獨立的插件,比如壓縮、噪聲門限或失真。 當插件位于推子後時,改變音量滑動條的位置能影響效果的輸入電平。比如,如果你想要在通道音量改變時,改變頻率分析儀的顯示,就會用到這一點。你需要了解這些差異,否則,可能你煞費苦心地調試了推子後的壓縮器,然後拉起推子,結果導致壓縮太重,毀掉了你小心翼翼調出來的效果。 默認情況下,每個混音器通道都會直接進入Master輸出。但有時候,更實際的做法是將一組相似的軌道放到同一個通道條中共同處理。比如,鼓的元素就常作爲整體處理。在有的DAW中,只需要鼠標一點就能創建編組通道。但更方便的方式是,創建新的軌道,將它的輸入設置爲選中編組軌道的輸出。具體的方式因DAW而異,所以請仔細閱讀軟件的具體操作手冊。 將編組與其他編組建立路徑會讓編組軌道變得更加靈活。根據情況,將十個人聲通道輸入到兩個編組,分別是“Lead Vocals”和“Backing Vocals”,然後再將它們發送到最終的“Vocals”編組中。文章來源:樂極客
更多專業資訊請訪問:www.美音美言.com www.mayeen.com